欢迎访问红色文化基因工程!

您所在的位置:

首页 > 学习园地 > 基因故事 > 李大钊:“青春中华”理想的先行者

李大钊:“青春中华”理想的先行者

发布时间:2019-06-12 来源: 人民日报 作者: 沈斐

鸦片战争后,中国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。1916年,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。同年,李大钊留日归来,受梁启超等邀请主持《晨钟报》编辑工作。在创刊号上,李大钊发表《〈晨钟〉之使命——青春中华之创造》。

文中李大钊第一次阐明自己的“青春中华”理想,向青年发出奋起自觉的召唤。他指出,中华民族亟须解决的,不是亡与不亡的问题,而是如何再造青春;中国的出路在于摆脱旧传统、旧观念束缚,勇往奋进,急起直追,创造一个面向未来充满活力的青春中华。不久,李大钊的另一篇《青春》在《新青年》杂志社上发表。文章再次将爱国与救国高度统一,指出中国正处于黑暗与黎明之交,鼓励青年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,“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,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”。

1918年,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,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将,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。李大钊认为,古老的民族能否再现青春,关键“系乎青年之自觉如何耳”,因此致力于青年启蒙,做青年的良师挚友。

按照当时北京大学的薪酬待遇,李大钊每月240大洋。但他“茹苦食淡,冬一絮衣,夏一布衫”,夫人赵纫兰常为家中生计发愁——原因是李大钊常倾家纾难,接济贫寒学生。最后,北大校长蔡元培不得不关照会计科,每月发薪时先扣下一部分,亲手交给李夫人,免得李家“难为无米之炊”。

毛泽东后来回忆说,他去北大求职,受李大钊赏识,安排当助理员。在北大工作期间,他常旁听哲学和新闻课,想找名流请教,可“他们都是些大忙人,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话”。而当时已是学界权威的李大钊,对这位只有中等师范学历的属员不仅有问必答,还常推荐新书。1949年,毛泽东率中央领导机关自西柏坡进入北平,感慨地说: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……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,就是李大钊同志。

“青春中华”之理想,奠定了李大钊一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感和不懈奋斗精神,让他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和革命家之一。1927年4月6日,李大钊被捕入狱。据当时报纸报道,他受审时“精神甚为焕发,态度极为镇静”,从容就义时未满38岁。

作者单位:中国浦东干部学院

原文发布时间:2018年6月12日